由肝氣郁結、氣血虛弱、寒凝、腎虛、血熱所致。 臉面是健康的晴雨表,除了看臉色,第二個看的就是“斑”。很多女性最怕臉上長斑,花了不少錢美容、涂護膚品,效果卻不盡人意。傳統(tǒng)醫(yī)學認為,“外斑則內瘀”,人體經絡維系著五臟六腑、四肢百骸,經絡堵塞不通,血流受阻致瘀。河南省中醫(yī)院婦產科副主任、副主任醫(yī)師周艷艷說,“心主血脈”,心血不能到達皮膚顏面營養(yǎng)肌膚,皮膚中的代謝垃圾、有害物質、黑色素就不能隨人體正常新陳代謝排出體外,就會在面部形成斑點。臨床發(fā)現,肝氣郁結、氣血虛弱、寒凝、腎虛、血熱均可致瘀。 肝氣郁結。中醫(yī)認為,色斑的產生是肝郁氣滯致使氣血運行不暢所致。精神壓力大、生悶氣、作息和飲食不規(guī)律等都會導致肝氣郁結,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臉部血液運行不暢,產生色斑。 氣血虛弱。中醫(yī)認為,“血主濡之”,滋養(yǎng)皮膚是血的重要功能之一。血氣充盈則面色紅潤,氣血虧虛則肌膚失養(yǎng)無華,容易出現面色黃、肌膚干燥、皮膚長黃褐斑等問題。 寒凝。《黃帝內經》曰:“人虛則寒,寒則濕,濕則凝,凝則瘀,瘀則堵……”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注意保暖,過早或長時間將肢體關節(jié)暴露在寒冷空氣中感受寒邪。寒邪易傷體內陽氣,水濕無法代謝,停留在體內,阻塞經絡;寒性凝滯,血得熱則行,遇寒則凝,形成瘀血,阻塞經脈,不能營養(yǎng)肌膚,形成色斑。 腎虛。中醫(yī)認為腎主水,若腎經虧損,水虧不能制火,則熱毒內隱,火郁于經絡之血而致瘀。故有“雀斑乃腎水不能榮華于上,火滯結而為斑”一說。若腎陽虛衰、溫煦失職、氣化失權則導致皮膚長灰黑斑、神疲乏力、四肢發(fā)冷、畏寒、多尿。 血熱。外感熱邪、長期抑郁或急躁易怒、愛吃辛辣刺激食物均會導致血熱。熱入營血,血熱互結,或使血液黏滯而運行不暢,或熱灼脈絡,血溢于臟腑組織之間,亦可導致瘀血,出現經期提前、血量多、面紅目赤、紅斑、丘疹等癥狀。 如何祛瘀消斑?目前市面上諸多祛斑產品,可能會因個體差異出現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等問題。中醫(yī)認為,“有諸外必形諸內”,斑是由于身體內功能失常所致,所以要注重內調。這里介紹幾種活血化瘀消斑之法。 肝氣郁結型的斑,能看到斑呈褐色,伴有月經不調、乳房脹痛、煩躁易怒等表現,此時應疏肝理氣、活血褪斑,可選用逍遙散或柴胡疏肝散。斑色淡黯,又伴有食欲不振、疲勞、舌苔膩等癥狀,應健脾化濕、活血祛斑,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服用香砂六君子湯。 腎陰虧虛型的斑,也多為褐斑,同時伴有頭暈或耳鳴、手腳心容易發(fā)熱等癥狀,可選用滋陰養(yǎng)腎的六味地黃丸。腎陽不足,除了長斑,還會出現四肢發(fā)涼、疲倦無力、小便多、腰酸等問題,這時要溫陽益腎,可選用金匱腎氣丸。 周艷艷表示,對于氣血虛弱、寒凝、血熱等瘀堵導致的長斑,調理方法有共同之處。 1.艾灸?!侗静輳男隆吩疲骸鞍~苦辛,純陽之性,能回垂絕之陽,通十二經……能透諸經而治百病?!笨砂陌⑹茄?隨病而定,多位于病變附近,沒有固定位置)、肝俞(正坐姿,低頭時最高隆起處那塊骨頭起,第九個突起下方左右各兩橫指寬處)、期門(位于胸部,在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,前正中線左右各旁開4寸處)、關元(肚臍下四橫指處)等穴。 2.飲食調理。多吃養(yǎng)血食療方,比如黑木耳紅棗湯。平時也可用紅棗、枸杞、桂圓、玫瑰花等泡茶飲用。 3.暢快心情。避免過度情緒化、忌燥忌怒,保持良好心態(tài)。平時堅持鍛煉,保證充足睡眠。 受訪專家:河南省中醫(yī)院婦產科副主任、副主任醫(yī)師 周艷艷...